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三好實踐學校共識營 師者如光引導前行

教育人文

字級

三好實踐學校共識營 師者如光引導前行

【人間社 劉智惠 台北報導】 2025-10-27
第15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共識營,10月27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行,近400位來自全台及金門、澎湖的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的校長主任及專職教師們蒞臨,透過實務分享及遊戲設計,給予推動三好教育者砥礪前行的資糧。自2011年至2025年為第15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,共計306所獲選(大專18、高中49、國中75、國小164),累計有2350所校次,超過336萬學生受益。

三好分享論壇主持人,三好校園指委會黃雯玲委員說明,三好教育以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為核心,強調從反思開始,讓善念化為具體行為;透過檢討與回饋,深化實踐成效,使善的力量持續成長。善用媒體宣導,能讓三好精神廣為傳播,成為校園特色與招生亮點。同時,找到一位具信念與行動力的推手,帶領師生共同推動三好活動,形成良善循環。

元智大學研究助理張雅筑分享,元智大學自第13屆起推動三好教育,致力成為以人為本的三好校園。校園內以節日活動為契機,舉辦各式感恩與關懷活動,培養師生的同理與善念。透過「麵包節」等具特色的義賣活動,結合「傳愛社」的社區服務,將關懷的行動延伸至社區鄰里,實踐三好理念,形成良善循環。

新北特教學校校長洪雅玲說明,新北特教自113年起成為三好校園,全校共有243位學子。學生因心地純善,對三好理念的吸收與實踐更為自然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親子活動、體育競賽、社區表演及實際工作,培養自立精神,讓孩子成為能付出、能貢獻的「有用之人」。學校透過三好標語比賽與重複讀看等方式,深化學生對三好精神的印象,讓三好行動成為日常習慣。

高雄小港國中校長鄭元順強調正向領導為核心,透過建立共同目標及制度,凝聚師生與家長的支持,推動三好教育。校內設立「港中公民三好樹」,鼓勵學生分享做好事的經驗;舉辦「三好淨零減碳綠色路跑」活動,實踐環保與善行並行;設有「港中留言友善傳聲筒」,讓學生以文字互相鼓勵,營造幸福友善的的學習環境及校園氛圍。

嘉義世賢國小學務主任李肇富說道,學校藉由守成、深化與創新,以常態活動、永續推動為核心,透過落實與檢討持續深化三好教育,並開發多元創新活動,如「三好達人秀」、「三好永續市場」、「三好迎新活動」等,讓學生在參與中實踐善的行動。另設有「三好兒童認證貼紙」與「護照戳印」制度,鼓勵孩子持續累積善行。學校以正向管教為基礎,去蕪存菁,留下成長的養分,讓三好精神成為校園文化。

專題講座由創感學院創辦人兼自由講師莊越翔主講,首先以情緒表達遊戲暖場,讓思考變得可見,用色塊貼紙表示情緒,不必說但能表達,用圖片表示情緒名相,先數字再文字,先示範後訪問,帶領師者認識多種情緒表現。莊越翔說明「微鼓勵」,「我還可以、我還擁有、我很感謝、我學到了」,以正向的回應來解決現代人的壓力問題。

莊越翔舉例指出,改變他人並不容易,現今教育不僅重視知識傳遞,更需理解他人的生命歷程。教育工作者應以同理為出發點,調整教學方式,陪伴學生成長。活動最後帶領大眾進行情緒樹體驗,回顧一年來的情緒變化,透過自我覺察為來年注入正向行動的養分。莊越翔分享在佛光山蘭陽別院抽到的星雲法語「作己貴人」,勉眾唯有成為自己的貴人,培養力量與智慧,才能真正地幫助他人。
12345678910第1 / 452頁
追蹤我們